close
[Chopin Prelude in D minor, Op. 28, No. 24]
[蕭邦 D小調24首前奏曲, 作品 28, 第24首] 文中簡稱 [蕭邦第24首前奏曲]
[緣起:]
很喜歡趙成珍彈的蕭邦第24首前奏曲, 其所呈現的是無與倫比的細膩與潔淨無瑕, 而樂曲結束前最後震撼的一音, 在掌聲響起之前, 時間與空氣彷彿凝結在世界的最高峰!!
也無意間發現樂曲結束前的最後三個音, 趙成珍在2016年演出時與2015年蕭邦大賽時, 二段演出所使用的技巧不同. 更在欣賞第17屆蕭邦大賽其他參賽者在演出同一曲目時, 發現更多的驚喜. 所以撰文跟各位同好分享.
[背景資料:]
五年一次在波蘭舉辦的蕭邦鋼琴大賽,2015年是蕭邦鋼琴大賽的第十七屆,450人報名,160人獲初選資格,在三個禮拜裡經過多輪複賽,角逐五年一次的蕭邦大賽桂冠。最終由21歲的南韓鋼琴家趙成珍 (Seong-Jin Cho)獲得首獎,這也是繼1980年的鄧泰山及2000年李雲迪後,第三位獲得首獎的亞洲鋼琴家,更是第一位獲得首獎的韓國鋼琴家。
然後我們再來看看,2015年趙成珍在蕭邦大賽第三階段的演出

在曲末的最後三個音,有什麼不同嗎?
在2015年蕭邦大賽第三階段的演出,趙成珍使用左手按住C與E,用[右手][食指中指與大拇指]敲擊最後三個音 (如下圖)

在2016年的演出,趙成珍改使用右手按住C與E, 用[左手][握拳]敲擊最後三個音 (punch the key with a fist)。(如下圖)

讓我們回到樂譜來看一下

經過一段下行音階,來到最後的三個音,D1。原本應該是右手順著音階來彈較為順暢合理,但右手下行到E1時應該無法表現出最後三音該有的強度與震撼,所以改由左手來實現. 我猜想是為了定位,也避免握拳誤觸旁邊二鍵,所以才會用另一隻手先按下C與E鍵。
為了這最後三音,各個名家所使用的技巧不同。
當年蕭邦大賽時,華裔Eric Lu (陸逸軒,台裔美籍, 比賽當年只有17歲, 最後獲得第四名, 也是難得的殊榮呀!!) 應該是師承鄧泰山的技巧,由右手按住C與E,而以左手握拳敲擊最後三音。
Eric Lu在蕭邦大賽第三階段的演出

請看Eric Lu在最後三音的使用技巧 (由右手按住C與E,而以左手握拳敲擊最後三音)

珍貴的紀錄影片, 大師鄧泰山1980年在蕭邦大賽的演出

早在1980年, 大師鄧泰山即已使用此驚人的技巧 (不確定在更早之前, 是否有人更早使用??)

大師鄧泰山2006年在日本的演出

一樣的鄧泰山風格與技巧

我也找到另二位大師, Pollini與Ashkenazy, 彈奏蕭邦第24首前奏曲的影片.
從影片中可以看到, Pollini與Ashkenazy使用的技巧較為平實,都是使用左手拇指,而不需另一隻手的輔助定位,但也怕誤觸旁邊的C與E鍵,所以左手拇指直挺挺的在D鍵上方等候
Pollini的演出

Pollini在演奏最後三個音的特寫 (左手拇指直挺挺的在D鍵上方等候)

Ashkenazy的演出

Ashkenazy的演出在演奏最後三個音的特寫

以技巧與效果而言 (視覺上的帥氣與聽覺上的震撼), 我覺得趙成珍真的是爐火純青的完美演出呀!!
2016年趙成珍的演出,蕭邦第24首前奏曲,在掌聲響起前那最後一音的迴盪,不是琴藝再進化的詮釋,而真的是融入生命的純淨光芒 ...
[最後震撼的一音,人間的最高峰!]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